這不是主婦聯盟的"一籃菜"..
是自己種在陽台的一籃菜~~
天氣接連著好,太陽公公眷顧著大自然,菜市場媽媽的菜很豐盛
我的陽台也跟著起舞


去年種的地瓜葉,寒冬休眠後,在春暖花開的氣候中接連採收了2~3回...
角葉萵苣也陸續吃2~3回..拿它夾培果。培果樂活早餐蔬果沙拉麵包拼盤 ,前二天還捲了壽司
今早又採收這麼多新鮮的葉片
就拿它來和越南米紙培養感情~~


 


洗了1杯黑糯米和1杯台梗九號米,放入快鍋中加2杯水~~
開中火,蒸氣上來,上升至紅色線第二條時,轉小火..7分鐘熄火(若黑糯米事先泡了2小時,就5分鐘熄火)
等待壓力散去,打開鍋蓋,即可食用.


 


陽台培育的珠蔥角葉萵苣
再切上蘋果片胡蘿蔔絲紅甜椒
再把碗豆苗切細碎、和昨天包壽司剩下的少許黃蘿蔔.


 


昨天現炒的雞肉鬆(經幾次的滴雞精之後炒雞肉鬆覺得挑出來的雞肉直接加水用鹽調味,不要加醬油,顏色會很漂亮..不會上色太深)


 


好啦...材料準備好了,開始包米紙捲囉!!!


淺盤中放冷開水,取一片米紙
正反面浸泡共約1分鐘(可以來回翻面的浸泡,但不要泡到全軟了,感覺有些還不太夠的樣子..其實已經可以取出淺盤了)
因為帶上來的水,還會讓米紙更軟~~


 


第一款口味...
濕漉漉的米紙上,放二片角葉萵苣,再臽一大匙的黑糯米飯
再疊上雞肉鬆和胡蘿蔔絲以及、碗豆苗~
由下方把米紙往上摺,再左右二邊往中間包覆之後..緊實的捲合~~


 


第二款口味..
濕漉漉的米紙上,放二片角葉萵苣,塗上一大匙花生醬
再放半根香蕉和10來顆蔓越梅乾、熟黑芝麻粒~~
......依序捲起來~~


 


第三款口味..
濕漉漉的米紙上,放胡蘿絲、角葉萵苣切成絲
蘋果一片、雞肉鬆碗豆苗向日葵苗
......依序捲起來~~


 


三種口味
有米飯有蔬果菜苗..有肉鬆有花生醬..有甜有鹹~~
啊...
少了什麼呢?


..堅果啦!!!
略有...滄海遺珠之憾!!


 


再看仔細一些





 


這些年來,我巳養成在市場看到不同種類新鮮食材就買回家
再依家中有的食材來料理
這樣一來,不會因為要做的料理去採買食材(比較麻煩!!)
在料理中消化食材,才不會屯積過久而導致浪費
現代家庭主婦,不只是煮三餐而巳
而是要有效的搭配均衡營養
讓家人吃的更健康、更安心愉快



有過的曾經....越南春捲 ~~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Howard這學期週二參加課後社團的桌球社
六點接了他,都會飢腸轆轆的喊著:我肚子好餓唷!!
當我週二下午有料理課時,就無法為他準備餐點
我們會順著回家的路,以前會《關山便當》..但是傍晚的菜色大多不太合乎我的標準買了
後來物色了《金城排骨便當》
菜很新鮮也比較合於我的標準,只是排骨好吃,嫩到我對它起了疑慮,我懷疑加了"嫩精"之類的玩意兒
因為他們是不沾粉直接炸的,每次兒子去買時,都會等他們現炸排骨,的確比其他家的美味好吃!~~


於是向豬肉攤阿姨訂了黑豬肉排骨..回來自己料理一次...看肉質的差異!!


 【滷排骨便當】


材料:帶骨排骨二片
醃料:醬油2大匙   薑末2大匙    糖1大匙
作法:把排骨用搥子拍打,讓肉的組織鬆散,再把醬料抺勻,放至冰箱醃入味.


 


 


隔天一早,從冰箱取出排骨,略拍沾些地瓜粉(不想沾粉也行..我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比較嫩口)
起一平底鍋冷鍋冷油...把排骨放入,蓋上鍋蓋,小小火煎至金黄,翻面再煎(醃過的肉,要小心焦鍋)~
再把醃的剩餘醬汁加1碗水,用小小火,把排骨滷煮更入味熟軟(大約15~20分鐘)


 


煮糙米飯時,削了一條地瓜同煮~


 


 


鮮香菇、小玉米、青花椰菜、豆子、紅甜椒洗淨....入鍋
蓋上鍋蓋,等鍋邊水蒸氣上來約20秒,打開鍋蓋
以鹽和黑胡椒粉調味,灑上迷迭香橄欖油即可.


 


爺兒倆各準備一份~~


 


窄口的便當..先把飯盛入放上地瓜
再依序擺放排骨(只放肉的部位,骨頭就留著我在家啃囉!)
排骨肉..真的没有他們的嫩到入口就輕易的吃下肚了.


 


寬口的..就把飯舖平了
空問夠,地瓜才能"現身"~~


 


說到這扁平寬的便當盒,是冬天時,恰逄鬍鬚張五十週年,出了書也做了活動.
特地去買了一個空盒子(含提袋),作個紀念~~
有那種阿里山鐵路便是的味道~~
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

有時候
有時候...
老爺帶出門的麵包吃不夠,會買條土司墊底
一個人吃不完呢?
就會帶回來
我呢?..看到被壓扁的土司
都會改造一下再上桌
不是切了丁烤土司布丁
就是入鍋做成蛋蛋土司


這回...就把捲海苔起司火腿~~


 


【土司捲蔬果沙拉】


 


海苔可以放土司內部
也可以包裹在外面
開心就好!!


捲好了用竹籤叉住,才能安好的入鍋烘香..
直接全部放入平底鍋中,冷鍋,小小火蓋上鍋蓋,烘至兩面金黃即可~~
順手調了一小碟的醬汁(黃芥末籽醬1大匙,檸檬汁1顆,橄欖油2~3大匙,加拿大楓糖漿2大匙,黑胡椒粉1/2小匙,鹽1/4小匙)


 


生菜水果...上淋了現調的醬汁~~


 


盤中放二捲土司捲和茂谷柑...
完成了簡樸的早餐


 


 


~.~.~.~.~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


 


【免揉麵包拼盤】


平底鍋熱鍋完成
放入一匙油...打入三個蛋,並旋轉5~6下黑胡椒粉再灑些鹽巴~~
蓋上鍋蓋,小火....大約1分多鐘打開鍋蓋


 


一個一個的把太陽蛋鏟起..入盤中~~


 


把冰箱中的免揉麵包四片入還是溫熱的鍋中
小小火蓋上鍋蓋,烘個1~2分鐘..


 



麵包和太陽蛋放入盤中
隨意擺上甜桃、哈密瓜球、向日葵芽菜和紅甜椒絲..以及綜合堅果~~
食材其實很簡單,只要配色的美美的,結合不同的營養元素...真的看了都賞心悅目,不是嗎?


在家用餐,可以很自在又多樣化的食材呈現,均衡攝取營養.
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當買到不夠甜的小番茄,加上皮又有些咬不爛時....
一不做,二不休
就和鳳梨一起做作番茄糊
然後分裝冷凍成二大盒
料理成番茄義大利麵


 


【番茄糊】
1. 小番茄600g、鳳梨200g打成果泥備用.
2. 鍋中入橄欖油炒香蒜末後加入小番茄鳳梨泥,調味以義大利綜合香料1大匙、月桂葉2~3片、黑胡椒1小匙,煮滾沸,冷卻後分成二份,若没當天料理,則入冷凍保存.


 


【番茄義大利肉醬麵】
材料:
洋蔥1顆、紫洋蔥半顆切絲    蒜末3瓣  橄欖油2大匙    絞肉100g   牛番茄2顆切成丁  番茄糊3飯碗   尖管麵半包(3人份)


作法:
1. 將蒜末洋蔥絲入鍋加橄欖油炒香後,再加入絞肉同炒至變白色.再把切好的牛番茄丁入鍋.
2. 倒入巳退冰的自製番茄糊
3. 倒入蕃茄醬半飯碗,磨些黑胡椒粉調味,並加入2片月桂葉,小火蓋上鍋蓋,煮約15分鐘.


 


取另一湯鍋加水(剛好覆蓋尖管麵即可),水滾了放入尖管麵,等再度滾沸時轉熄火,燜約5分鐘..


 


 


把燜好的尖管麵舀入煮好的醬料的鍋中,小火繼續燜煮3~5分鐘~~


 


拌勻~


 


起鍋盛盤時灑些起司粉和新鮮巴西利末~~


 


 


【番茄義大利海鮮麵】
材料:
青花菜芽半把   洋蔥1顆切絲    蒜末3瓣    橄欖油2大匙    絞肉100g   牛番茄2顆切成丁  番茄糊3飯碗    蛤蜊半斤   蚵200g


作法:
1. 將蒜末洋蔥絲入鍋加橄欖油炒香後,再加入絞肉同炒至變白色.再把切好的牛番茄丁入鍋.
2. 倒入巳退冰的自製番茄糊
3. 倒入蕃茄醬半飯碗,磨些黑胡椒粉調味,並加入2片月桂葉,小火蓋上鍋蓋,煮約15分鐘後,加入 蛤蜊和蚵煮約3分鐘.


 


取另一湯鍋加水約半鍋,水滾了放入義大利麵條,等底下麵條漸軟,手壓入鍋中,蓋上鍋蓋,等再度滾沸時轉熄火,燜約5分鐘..
撈起麵條入煮好的醬料鍋中.


 


再加入青花菜芽,蓋上鍋蓋約1分鐘,拌勻~~


 


盛盤時,灑上起司粉,和小白菜苗~~
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在TLC頻道看到蒙特婁的猶太人原始培果的作法,手工整型,比賽時一分鐘可以搓揉30~50個.原料很單純,只用麵粉、酵母粉、麥芽糖漿、鹽、水
只要掌握以下訣竅,要做出正宗培果其實很简單:
1. 用高筋麵粉,是培果"嚼勁兒"的關鍵--蛋白質含量約在12%以上者為佳。
2. 麵糰要乾。培果的组織不需蓬鬆,而是要緊密,所以含水量很低(一般約為50%)。這樣的麵糰不但不粘手,還很硬,揉起來很费力。我們家庭製作,就略為改良一下配方,把水分調高為53%,只要記住在操作過程中不要輕易加水就可以了。
3. 在烘烤前,一定要先煮過。重要的是讓麵糰表面的澱粉凝結,形成培果特有的略硬外殼。而且表面被煮硬,在烤箱内就不會膨脹很多,成品的组織就緊密。一般每面煮10~20秒就好。
4. 用一部分麥芽糖漿增加甜味。現代培果很多是完全用糖來代替傳統的麥芽糖漿,成本便宜,容易取得。
5. 没有基礎發酵以確保緊密口感,但是二次發酵用長時間冷藏(12~24小時)來引發麵粉粉本身的香甜。然後才煮和烘烤。把製作流程拆成2天,反而更輕鬆。第一天的揉麵和整型一個小時搞定,第二天從冰箱内取出直接煮和烤,也是一小時左右。當然也可以同一天完成,第二次發酵大約1小時左右。
6. 在煮麵糰的水中加入麥芽糖漿、或糖。除了增味以外,也讓培果在烤箱内上色更好(也可加小蘇打粉,會讓培果表面特别光亮)。


材料:(各8個的量)
A. (原味)高筋麵粉500g      乾酵母粉5g    楓糖漿20g     糖20g     鹽2g     水265g
   


      
B. (全麥)高筋麵粉450g     全小麥麵粉50g      乾酵母粉5g      楓糖漿20g     糖20g     鹽2g    水265g  
 


作法:
1. 料理機放入所有材料,攪拌均匀30秒,再設定4分鐘揉至麵糰光滑有彈性,鬆弛約15分鐘。
2. 麵糰分成8份,每份約100克,滚圓,鬆弛約15分鐘。
3. 把每份麵糰搓長成長條,兩端接合,用手滚動按壓接合處。(電視上是一大坨麵糰直接切成長條,用手搓揉長條麵糰前端變細...然後右手一掐斷..順便繞在手心手背成一圈..再用手滚動按壓接合處)。


p.s.  滚動麵糰圈,確定中間的洞很大(烘烤發酵時洞會變小),烤盤上舖不沾的烘焙纸,放入麵糰間距至少5公分。(但我的烤盤太小了..只好8個擠在一起嚕) 蓋保鲜膜,冷藏12到24小時。(我是當天操作,就直接最後發酵約60分鐘)
若是以低溫做12~14小時發酵的方法, 取出冷藏的麵糰,把其中一個放入一盆冷水中,如果馬上浮到表面,就表示發酵完成,可以進行下一步。否則,就將測試麵糰撈出,略擦乾,把所有麵糰在室温繼續發酵15~20分鐘,再次測試直到發酵完成。


 



再....來. 煮一大鍋水約1000cc,水中放80g的糖。另外準備好灑在表面的配料(黑白芝麻和亞麻仁粉)
把麵糰4個一组放入沸水中,每面煮20秒左右,撈出,略滴乾水分,趁表面濕潤,沾撒配料。把麵糰放回舖烘焙纸的烤盤上。


 


煮完二回8個麵糰,將烤盤放入預熱200度的烤箱中烤20分鐘即可。


 


全麥的培果,没有沾其它配料的~~


 


原味培果,沾了亞麻仁粉的~~


 


看了很想咬它一口....


 


結果...忍不住了~雖然晚上要去吃大餐...還是先k了一個~~.....超Q的咬勁!!


 


這回的培果和以前的作法些微不同..這次的作法,的確很道地的培果風味,牙口好的吃來很有嚼勁,很夠味兒~~不過...小朋友吃來會覺得咀嚼很吃力,可以把燙麵糰的時間縮短為5秒鐘即可.
 統一麥典麵粉--貝果
 貝果饗宴
 貝果.焙果
 葡蔓貝果
 菠菜裸麥貝果


料理烘焙真的没有絕對的方法和配方..做自己家人吃的,只要健康美味,新~速~實~簡~比較重要.


 


【培果樂活早餐】


把三種不同外表的培果橫剖切開~~


 


夾上自己種的角葉萵苣 ,和蒸熟的湖南臘肉~~
盤中放上芥藍菜苗向日葵苗、小番茄、奇異果、黃甜椒、綜合堅果、葡萄乾~~


 


這回就不調沾醬,也很美味~~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萵苣
依外觀分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;依葉形又分圓葉、細葉、尖葉、角葉、劍葉、裂葉、趨葉、彩葉等。
常見者諸如「普通萵苣」、「廣東萵苣」、「彩葉萵苣」、「波士頓萵苣」及「結球萵苣」等。


日前先試種了3株圓葉萵苣..早巳下肚了.由於種植的很輕鬆,吃的也很開心,於是....


 


 


4月初,在花市發現了角葉萵苣的苗栽,二話不說,買了6株回家...才15元~~
其中有一株有點"活不了的模樣",老闆又送我2株..
就這樣..分別種植在二個長菜盒中~~


 


 


葉用、立葉及皺葉萵苣又稱為不結球萵苣,以生食較多。
和他們相處了八天..
每次洗菜、洗米的水,我都收納在大水桶中,作為澆菜用水,環保自身做起第一步~


 


萵苣莖葉的汁液乳白色,含有萵苣素(Inulin),味苦,高溫期生產者苦味較濃,以低溫期生產的品質較好。
◎營養成分: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、鐵、磷、鈣、鎂、矽、硫。
◎挑選方式:葉片完整無病斑,翠綠鮮脆,葉脈扁平者佳。


 


12天了...其間種的芽菜土壤順手丟進菜盒中
意外的收穫:小白菜苗長大了


 


第13天
看到葉片的碩果成績了嗎?
真的很有成就感!!
(陽光充足時,順道曬著姐姐從南部婆家帶回來的蒜頭)


 


可以收成了..
經過19天的互動~~


 


每一株的葉片翠綠鮮脆
上上之選!!


 



連邊緣的小白菜也在逐漸長大中...


附記:
1.葉用品種:台灣常見品種,葉散不結球,葉薄,一般稱葉萵苣,食用部位為嫩葉,習慣上整株採收。對氣候及土壤適應性廣,栽培容易,生育期短,在台灣可週年栽培。以炒食為主,生食帶有苦味。


2.剝葉品種:一邊生長一邊剝取成熟幼葉食用,因此植株愈長愈高。其莖葉汁液乳白色,苦味濃,含有葉苣素(Inulin),因此並不普遍。但有一群不具苦味的品種,地方上又稱之為甜菜,目前漸漸受到消費者歡迎。


3.立葉品種:立葉品種葉型直立,葉厚,不結球或呈卷心圓筒形,乍看之下與本地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相似。目前之栽培品種大多自日本或歐美引進,在本省的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以生食為主,食用部位為嫩葉。


4.皺葉品種:皺葉品種葉片深裂,葉薄,葉形開張散葉,不結球。顏色有綠及紫色系。以生食為主,食用部位為嫩葉,又叫作生菜。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高溫期栽培,其莖葉苦味較濃。


5.結球品種:葉球圓形或扁圓形,結球緊密的品種生育期較長約3.5個月,結球不緊密的品種,又稱為半結球品種,生育期約2.5個月。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高溫期不結球。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結球。


6.嫩莖類品種:平滑葉或皺葉,葉緣全緣或缺刻。莖部肥大,莖表皮的顏色有綠、淡綠及紫紅,莖肉的顏色有線及淡綠。白莖及青莖。本省栽培適期為10-3月。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莖部肥大。


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最近拜讀"揭密--透視賈伯斯驚奇的創新秘訣"一書
於心有戚戚焉..
書中有...即便是一位全職媽媽,想出方法..也可以是創新家~
當然,目前我雖只在自家範疇中不斷的"創新",我想算是跨出第一步的開始.
跟著自己的感覺走,把熱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..漸而達到特定的目標.
的確,壓力、衝突和需求似乎都是一種自然的表達方式,迫使人們找出新方法.


真的耶...就算是居家生活中,也有很多的"壓力"、"衝突"和"需求"
就飲食方面來說..
壓力--市售食品的添加物,帶給人們購買食材和食品時莫名的壓力
衝突--人們對食品和食物的味蕾和感官視覺上的衝突
需求--考量健康飲食,必需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
迫使得身為主婦的我們必需尋求方法--讓自己能輕鬆完成又可讓家人吃到健康又美味的佳餚~~


上週日,日本Vita Craft首席烹飪 後藤麻里老師來台料理示範,其中這道【北平烤鴨】讓我印象深刻.
其實以前偶爾會買它一隻或半隻的北平烤鴨,通常老闆會把肉片下來,然後鴨骨就和蔥辣椒加醬料炒成一盤.
肉就夾蔥包入餅皮中吃,那一大盤的鴨骨,雖然吃的過癮,但也有些吃的"太超過"
事隔多年,其實現在的飲食,不僅量少了,連質也提升不少,所以這樣的方式就不再出現家中的餐桌上.


倒是看了麻里老師用鴨胸肉料理之後,再包入春捲皮中,滋味真的堪稱...驚為天人!!


 


 


於是買了台灣的冷凍鴨胸肉,一包二片. 我把它分成四份~~等於是一次只用1/4包的鴨胸肉~~



 


【北平烤鴨】
材料:鴨胸肉約150g   醬油2大匙   洒2大匙
作法:把材料存放冰箱中醃入味,約需4小時或半天也行~~


 


 


春捲皮買回來...記得順手一張張的撕開後,再疊回去塑膠袋內(可以讓春捲皮使用時,不會沾粘而撕破)
當天不食用或没吃完時,一定要放冰箱冷藏(若是2天以上就放冷凍)
等要用時...
大平底鍋倒入約1公分高的水煮開,放上矮蒸架.
盤中放春捲皮,熄火~~....蓋上鍋蓋
約8~10分鐘,餅皮就很濕潤了~~


 


 


1. 小平底鍋,熱鍋之後,直接放入
2. 醃好的鴨胸肉..小小火....蓋上鍋蓋,大約6~8分鐘,打開鍋蓋,把肉翻面
3. 把剩下的醃醬汁倒入鍋中,繼續把鴨肉煮熟,約25~30分鐘(還是小小火喔!)熄火
利用鍋子的餘溫再燜些時間~4. 等肉稍微涼些再切成薄片(若您有練鐵砂掌...就另當別論)


 


 


鍋中的醬汁...有鴨肉的香香油...就直接拿來煮【甜麵醬】~~
加入燕麥片(也可以先打成粉末)30g   信州味噌30g   冰糖粉30g   水40g
小火煮開後,讓燕麥片和醬汁..你儂我儂~~
就是無敵超級美味又好吃的.....【甜麵醬】啦!!!!(平常要加醬油的..但剛好有醬汁..就省略,請參考以前的甜麵醬作法)


所有煮鴨肉的精華收錄在這甜麵醬中...讚啦!!!!


 


 


迫不及待的切了1根蔥絲(怕辛辣,記得先漂洗冷開水2~3次)
再切1根小黃瓜絲~~


 


 


好啦~~煮熟的鴨子,可不能讓牠給飛了....
拿起鍋中的春捲皮..塗上一匙的自製甜麵醬(注意!...塗抹的位置,影響到捲好之後的成品)
再放上小黃瓜絲、蔥絲和鴨胸肉~~
春捲皮往上翻蓋捲起一圈,再把兩邊往中間折蓋上來,再把它捲完整~~


 


 清爽的吃法,風味很棒~~
重點是..
這150g的鴨肉..足夠捲出8~10捲
剛好一餐的量,將將好,不會有剩菜~~




 外皮也可以用土司去邊,壓擀平了..再包入食材,不失為不錯的替代方案!!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
當種植芽菜有了成功的體驗之後,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嚐試不同的種子.
不用施肥,也不用日照
在屋內的窗邊既可當盆栽欣賞
假以時日,又有新鮮安心的芽菜入菜
輕鬆又成功率極高的室內種植
對於没有一大片土地的都會族的我
算是一大福音!!!


 


【芥藍菜苗】


 



芥藍菜芽,屬於十字花科
種子不用泡水,也不用催芽,很方便
只要在淺淺的土壤中,保持濕潤,種子2~3就可以發芽.


 


若是天氣較熱,會比較遲緩些...
本來應該5天左右芽菜就很明顯
只有部分的小芽冒出來
到了第8天...相對熱鬧起來~~


 


12天的光景
等待是值得的
一片綠油油的小芽菜正爭相茁壯成長


 


採收時,一根根的小心翼翼剪下
像呵護小baby般的心情..


 


美美的葉片...心連心
令人不自覺地沉醉在某種程度的歡娛中....


 


切了豆腐..淋上醬汁(醬油膏:黑醋=1:1,再加少許白芝麻油)
灑上洗淨的芥藍菜苗...和不辣的辣椒...
很不一樣的涼拌豆腐~~


 


更多的分享
==>
蘿蔔嬰。蘿蔔嬰櫻花蝦煎餅
==> 小麥草
==> 青花菜苗
==> 向日葵
==> 小麥草--土耕
==> 紅豆
==> 碗豆苗。水耕多次收成法
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菜飯在我家來說是..家常便飯!!
只要有蔬菜和菇類,藻類,根莖類...總是10幾20分鐘就可以拎一鍋菜飯出門
口味還多變,總是有不同的搭配
永遠吃不油膩


 


 



【大頭菜飯】


《材料》
大頭菜1顆     台梗九號米3杯    黑木耳7~8片    豆角皮7~8片  甜菜根1/3顆   葡萄籽油2大匙

《調味》
鹽1大匙   白胡椒粉1小匙
   
《作法》
a. 米...用洗米盆淘洗乾淨並瀝乾水分備用
b. 大頭菜去皮,横剖後切成粗條再切成塊狀~黑木耳切一口大小,甜菜根去皮也切成塊狀~
c. 豆角皮用開水沖一下,剝成片狀~~


 


 


1. 湯鍋中入油和豆角皮,小火蓋鍋蓋,把豆皮煸出香氣,即可下米和大頭菜和黑木耳,略為拌勻~~


 


 


2. 加與米等量的水(3杯米用3杯水),並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~~
中火蓋上鍋蓋,直至水蒸氣釋出..


 


 


3. 開蓋,加入甜菜根再蓋上鍋蓋,轉小火煮約10分鐘即可熄火,燜約10分鐘~~
由於甜菜根是生機飲食界的超級明星(請看→15種含植物生化素的救命食材)
所以没和大頭菜一起煮...就在最後小火中燜一下~~


 


 


燜好的大頭菜飯,用筷子鬆一下飯~~


 


 


甜菜根的顏色渲染了部分的米飯和大頭菜...
正是我想要的色調
感覺上,好像在玩調色遊戯
大頭菜的鮮甜,不經修飾的呈現,品嚐到原味的營養


 


 


喜歡的話,也可灑些新鮮的巴西利末..
視覺和味覺,雙料加分!!!



 


球莖甘藍為十字花科蕓苔屬蔬菜之一,有人叫它「結頭菜」、「大頭菜」,或是「菜叩」。
球莖甘藍可以醃製涼拌菜,或煮熟後食用。
大頭菜水分含量多,熱量只有23大卡,很適合想控制體重的人食用。


大頭菜含維生素B1、B2、B6、菸鹼酸、C,以及礦物質鐵、鈉、鉀、鈣等。
大頭菜水分多,鉀含量也相對豐富,得舒飲食(DASH)的原則之一就是高鉀,
有助於血壓控制,糖尿病患也很適合吃大頭菜。


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大頭菜,有抗氧化功效,有助細胞壁保持完整,抵抗外來物質。
不過,跟十字花科葉菜相比,球莖的水分量多,抗氧化效果相對沒那麼強。



大頭菜因口感清脆、鮮甜,經常被拿來做成涼拌小菜,
因為鉀含量豐富,加上醃製過程可能使用較多的鹽,鈉含量相對高,除了腎臟病患不適合食用外,
心臟不好、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要避免。
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,也不建議食用生冷的醃製大頭菜。


醃製大頭菜易有鈉含量高的疑慮,除了醃製時減少鹽、醬油用量外,
縮短醃製時間,減少調味料滲透量外,還可以用蘋果醋調味,減少鈉含量。
另外,以少許油快炒,能保持清脆口感;燉排骨湯,能減少鹽的使用,身體也比較沒負擔。
大頭菜性涼、味甘辛,入肝經及胃經。
據「中國藥用植物志」記載,大頭菜益腎、利五臟,能促進腸口癒合。
對於有輕微消化性潰瘍的患者,吃大頭菜對潰瘍面的癒合有幫助,
習慣性便秘的人,吃大頭菜補充纖維質,有助排便。


以大頭菜煮鹹稀飯,除了甘甜可口,古人還認為有助安眠。

大頭菜雖能幫助消化,對於容易腹瀉、腸胃功能較差的人,不建議吃太多涼拌大頭菜,
過量大頭菜反倒可能會引發脹氣。


以上資料引自udn健康醫藥~~
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最近種菜苗種的可勤的咧~~
小巧可愛的菜苗
小麥草青花菜苗向日葵小麥草--土耕紅豆碗豆苗。水耕多次收成法 ....
每一種都可以輕鬆入菜或打成果汁和做成小點
可供觀賞,又可以祭五臟廟
滿足想玩、想欣賞、想吃的慾望~~


 


把蘿蔔種子放在紗網的杓子上,底下墊了個淺的蒸盤..讓種子可以浸到水分,持續噴水保持濕度
大約一天就發芽了..
這個時候還很害羞,不能接見太陽公公~~
可以加蓋或放蔭暗處發芽才會比較整齊.


 


水耕和土耕的速度差不多..
水耕早冕要淋水一次; 土耕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.


第三天巳有長長白白的芽了~~


 


當大部分新芽可以站立起來時,就可拿到有陽光的地方,接受綠化的洗禮.


 


其實像這樣第五、六天葉子巳經張開,高度大約3公分左右就可以收成了..


 


但是..我想不急..
讓它再長高些~~


過了1~2天,水耕的蘿蔔嬰直接剝離開紗網,洗去脫落的種皮即可食用!!


 


生吃一小根蘿蔔嬰...
哇...保證讓人驚訝的辛辣度
小小一根芽菜,明顯的辛辣直逼舌尖到食道
吞下去的一霎那間
隱約的出現在喉嚨中..
我想
若生吃的話
鐵定有人會"抗議"~~



 


於是想了法子~
以熟食呈現!!


【蘿蔔嬰櫻花蝦煎餅】 


《材料》 (可煎九片)



蘿蔔嬰80g     櫻花蝦20g     低筋麵粉150g   雞蛋2顆    水100g    葡萄籽油2大匙

《調味》
鹽1小匙    黑白胡椒粉和1/2小匙     薑黃粉1/4小匙


《作法》
1. 冷鍋入葡萄籽油和櫻花蝦,小火略炒出香味,盛起加入麵糊中(低筋麵粉+雞蛋+水)拌勻



2. 調味後再把蘿蔔嬰加入,拌成均勻麵糊



 


原鍋,用筷子夾一球球的麵糊入鍋(因為不會太稀,所以可以用夾的)
開小火,蓋上鍋蓋....大約3~4分鐘,看出邊邊有金黃色,則翻面再煎(第二面就不蓋鍋蓋,會比較酥脆)至金黃.


 


口感很特別又很簡單的蘿蔔嬰煎餅~~
每咬一口,有脆韌的口感..


 


假日慢食早餐,當然就會"澎湃"些嚕~~


 


切了星星楊桃1顆甜桃1顆、和小蕃茄10顆~~


 



還有自己培育的碗豆苗,淋上少許的楓糖油醋沙拉(楓糖漿+檸檬汁+橄欖油+黃芥末籽醬+鹽+黑胡椒粉)


 


這擺了二盤之後,...剩下來的全放入我的盤子啦!


 


還有..還有...老爺少爺早餐必備的雞精~
(剛開始第二天加熱瓶身後,竟然發現瓶子裂了.後來想到要在淺盤中加水,就像蒸布丁一樣隔水加熱)
從3月底開始...巳經滴了4隻土雞囉!
還有雞高湯用來煮麵或拌麵線....人間美味加一椿


 


 


p.s.   很多格友問道...種子要去哪兒買?..
我的好朋友'東東先生"種貓草都在太平洋有機農藝-太平洋生機農藝芽菜機/ 發芽機/ 芽菜種子 買,供大家參考.等我下回家中種子用完了,應該也會試著買買看.


 


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