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傳統食俗,作為春節裡的壓軸大戲,很是受到人們的重視。
不管是北方的元宵
還是南方的湯圓
在老輩人的傳統裡,只有在正月十五這天,吃過元宵或湯圓以後才算是完整地過了這個年。
每家每戶也總會將特意留下的最後一部分煙花爆竹,在這天晚上放個盡興。
這頓元宵或湯圓吃上了,年也過了,節也過了,心裡也就踏實了。
元宵甜甜蜜蜜、湯圓團團圓圓,就如同一個完美的句號,點綴在這「倒春寒」的正月裡。
家中没有竹篩子可以搖...元宵~~~
只好將就的
搓....湯圓囉!~
粿脆材料:糯米粉60g 水50g
湯圓粉糰材料:煮好的粿脆 糯米粉300g 水190g
作法:
1. 將粿脆材料揉成糰,煮滾了水,順手撕成片狀入鍋煮至浮起即可
2. 再將粿脆拌入湯圓粉糰材料中,揉成均勻粉糰備用
(大約25g的鹹湯圓10顆、20g的黑芝湯圓18顆)
◎ 客家鹹湯圓 ◎
材料:紅蔥頭約10顆切成細片 乾香菇泡軟後切小丁 蝦米洗淨泡一下水 絞肉半斤
調味料:醬油1大匙 白胡椒粉1小匙 五香粉少許
作法:
1. 鍋中入少許油,先炒香紅蔥頭,用小火蓋上鍋蓋,待變酥香即可
2. 加入香菇丁(上面灑少許鹽)、蝦米一同再度炒香~~
3. 放入1/3的絞肉同炒;用調味料熗一下鍋(讓味道飄香)..
4. 熄火......再把最後的2/3絞肉加入,拌勻
就成了客家鹹湯圓的內餡~~
用湯圓粉糰25g..順手捏成圓片形......
把肉餡放在中間
輕輕的捏合成湯圓即可~~
中火煮一鍋水....
1. 水滾了之後,下包好的湯圓
2. 待湯圓浮起後轉小火....約莫2分鐘,放進山茼蒿...熄火~~
3. 碗中放少許的日式醬油或油膏,芹菜末、珠蔥(或香菜)、油蔥酥..
4. 把煮好的鹹湯圓和菜盛入就ok啦!~~
咬一口...香菇、蝦米的香甜,在QQ的糯米外皮之下迸發而出.....
客家鹹湯圓
準備好了沒!?...明天元宵節囉!
有了鹹湯圓...好像...還少了甜的~~~
用黑芝麻粉150g 無鹽奶油60g 原色冰糖粉30g
放進塑膠袋中,揉合成內餡
外皮用20g的湯圓粉糰,用手先壓成扁形,再捏成外薄中厚的圓片
包入約12g一匙的黑芝麻餡兒...
放在手上虎口中....隨意捏合成湯圓就可以了~~
要輕輕地捏喲....皮兒才不會.....破掉!
煮好的清水湯底可以加些...桂花釀~
黑芝麻湯圓
瞧....
這開口好甜美的嘴唇
超級
卡哇伊!
在許多人的印象裡,元宵和湯圓是一個東西,沒有區別。
其實,元宵、湯團是兩回事,由北方、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。
北方的元宵,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,一般借用機器來做。先是拌餡料,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,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。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,倒上江米(南方叫糯米)粉,機器就「篩」起來了。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,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。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、表面是乾的,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。
南方的湯團做法完全不同,倒有點兒像包餃子。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(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),放置幾小時讓它「醒」透。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(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)。湯團餡含水量比元宵多,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。包湯團的過程也像餃子,但不用擀面杖。濕糯米粉粘性極強,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,擠壓成圓片形狀。用筷子(或薄竹片狀的工具)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,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團。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亮,有的還留一個尖兒,像桃形。湯團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,很粘,不易保存,最好現做現下了吃。現在有了速凍工藝,湯團才出現在商店裡。
南方的湯團有多種「流派」,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「黑洋酥」湯團。所謂「黑洋酥」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,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,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「板油」。撕去「板油」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、揉搓它,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。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,可吃起來口感極佳:滑糯軟燙,值得一試。
湯團越軟、滑越好,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。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。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,要用「水磨粉」。就是說,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,連水帶米一起上磨(象磨豆漿那樣),而且最好用石磨磨。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干,可以冷藏三四天(時間長了會發酸)。可見,好的湯團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,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