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7328.JPG

想自己動手作豆腐的念頭,已經沉寂了好多年。
已忘記是哪一年,因為買的尺寸太大了,所以玩了一回,就停工。

昨天到手的,台東聖母健康農莊和公東高工在2014年底共同研發一套豆腐DIY模具。
它以純木榫接,未使用任何釘子,不用擔心日久生鏽的問題,簡直是工具中的藝術品。
加上尺寸小巧,很適合我用美善品一次煮一鍋豆漿、作一份豆腐,
符合我食物新鮮煮、新鮮吃的概念。

因為隨包附贈有豆腐巾/黃豆/鹽滷,所以立刻動手的意願相對提高。
但是作了之後,過程有些疑慮,還有待試作尋找出答案!

 

 

自製豆腐(實驗版,尚未定調,純屬記錄)

 

材料:黃豆400克(洗淨泡水3倍放冰箱至少6小時以上)、水2200克、鹽滷8克、冷開水100克
另備濾生豆渣的布袋(我使用微熱山丘的棉布袋)

IMG_7333.JPG

 

作法:
1. 泡好的黃豆分成三份,也把水分成三份,每次一份入主鍋,設定30秒/速度10,研磨成漿後倒入棉布袋濾出豆汁,並把飄浮在表面的豆汁泡沫撈除。

IMG_7334.JPG


2. 把豆汁,倒回主鍋,設定20分/85~90度/速度3.5,烹煮。(此時,把鹽滷和冷開水100克用小碗盛裝,並拌到鹽滷溶解備用)
   
(這個作法是照流程說明圖試作,說明圖是把豆漿只煮到85度約3~4分鐘就停止攪拌並熄火。
      我有加長時間煮,因為擔心豆汁没煮熟透。但又據說製作豆腐,
      磨生豆汁去煮和煮熟的豆子再磨成豆漿,二者的蛋白質是不同的。
      而蛋白質不同,鹽滷比例也需要調整。 自己想動手作豆腐,
      看來,没想像中的簡單和持續性之可能。)
     

3. 取一大容器,把煮好的豆汁倒出,並撈除表面多餘的泡沫;再將滷水倒入豆漿中,輕輕拌勻即可靜置等待凝固。
IMG_7335.JPG

 


4. 將專用豆腐巾完全浸濕並擰乾後,舖在框模上,並把框模放入可盛水的深盤中,以接收排出的豆漿水。
5.盛入鹽滷凝塊豆漿,並把豆腐巾四角拉勻平整蓋上,再蓋上模子的上蓋,再以容器裝水,置於上蓋上重壓約20分鐘

說明圖上說可以先壓2~3分,取下輔助框,再壓約2~3分鐘或6~10分鐘(看自己想要的豆腐口感)壓愈短時間,口感愈軟嫩。
因為我没有取下輔助框,所以,就直接壓大約快20分鐘,主要是因為水的重量和輔助框還卡住著。口感還很嫩。

IMG_7336.JPG

 

6. 取下模組上蓋,完全掀開豆腐巾。把模組底板貼緊豆腐。
7. 將豆腐模底板和主框緊密結合,迅速同時翻轉180度讓底板在下方。
8. 再把豆腐模主框向上抽離,掀開豆腐巾,就完成了。

IMG_7337.JPG

 

9. 作一回,覺得豆渣可以利用在很多料理上。
  但真要是經常自己作豆腐,一定消化不完那為數不少的豆渣。

IMG_7325.JPG

 

 

10.可以切塊,於入玻璃保鮮盒,以乾淨過濾水浸泡在冰箱中。
還是趁新鮮吃吧!!(別問⋯⋯能放多久?哈哈~)

IMG_7332.JPG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