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連串的蒸糕....
黑糖年糕。紅豆年糕
八寶飯。八寶甜糕
就算年味再不足,有這些年糕,聊勝於無囉!


也許是異鄉遊子心情比較期待年節返鄉
對我們從小到大不曾"返鄉探親"的人來說
也許較難體會那種思緒
記得以前過年過節,不管飛機還是火車,總是一票難求
這些記憶碎片,愈來愈遙遠了


上回用再來米打成米漿蒸成的蘿蔔糕到現在還意猶未盡
打開廚櫃一看,哇...還有一包在來米粉咧?
那就先把它給用完了再說咩~


 


 


【蘿蔔糕】


 


 


《材料》在來米粉300g    水600g     蘿蔔900g(刨絲)        

  
《調味》  鹽1小匙   白胡椒粉1小匙

《作法》1.  蘿蔔放入主鍋中,設定8分鐘/100度/速度0.5 煮軟
2. 在來米粉和水調成粉漿,倒入主鍋中,設定6分鐘/100度/速度0.5 (不蓋量杯)收汁煮成糊狀後調味再設定10秒鐘/速度2~3拌勻材料


 


 


3. 取一耐熱玻璃器皿,用刮刀棒把主鍋中的食材刮入模型中
4. 主鍋加入500g的水,設定10秒鐘/速度0~10...把主鍋清洗一下,倒出水後,再重新加入
1000g的水,架上蒸鍋,設定60分鐘/Varoma/速度0.5 蒸熟.


 


 


蒸好之後,放涼完全冷卻,倒扣出來。


 


 


切片
清晰可見的蘿蔔絲....


 


 


平底鍋熱鍋完成,入葡萄籽油
煎至二面金黃


 


 


佐以丸莊的蔭油膏
出乎意料的....
Howard一向不愛吃清蘿蔔糕的
竟然說
我現在比較喜歡吃没有肉的蘿蔔糕!! (真的還假的?)



通常,小朋友愛吃的我會做
不愛吃的.....我也做
總而言之,就是要均衡攝取各種食物




 


 年糕的由來是什麼:
「年糕」的由來,相傳源自於春秋戰國的伍子胥,當時吳王夫差為了抵禦外敵,授命伍子胥建造闔閭城,城建完後,伍子胥有感吳王夫差恐會亡國,所以囑咐手下先行以糯米作好許多年糕,並將之埋於城牆之下,並告知若吳國被越王所滅時,百姓可以挖出年糕來充饑。


果然,後來伍子胥遭讒言身亡,吳被越滅,饑民遍野,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話,便挖出城牆下的糯米糕,取出供百姓充饑,後世人們就用糯米糕來紀念伍子胥。

年糕有沒有什麼象徵意義呢?

蒸糕(吹粿):
通常十二月廿五日、廿六日開始蒸年糕,傳統口味有甜、鹹,有以下幾種:

1.甜粿(甜年糕):
甜的年糕一定要有,因為「吃甜甜,好過年」。甜粿是用糯米做的,吃年糕有「年年高」、「步步高升」的含義。

2.菜頭粿(蘿蔔糕):
蘿蔔糕就是菜頭粿,因為「菜頭粿,好彩頭」,而「菜頭」是當季最盛產的蔬菜,最符合經濟效益。菜頭粿是用再來米和蘿蔔一起蒸熟。

3.發粿(糕):
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朵花,而且發糕有「發財」的意思,因此有「發粿發財」一說,發糕以前會加紅朱膏(紅色色素)是為了和春節的紅春聯的紅相互輝映討吉利,但是現在人為了不吃太多色素,大都不使用色素了!

4.芋粿、包仔粿:
芋粿是用芋頭加糯米做成的糕點,具有「護(芋)護(芋)孫」的意思;而包仔粿則有「鹹的包金,甜的包銀」的吉祥意義,它也是糯米的製品。

年糕除了追求美味外,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驅邪,因此,過程也有很多禁忌,例如:禁用白糖製做,因為白色代表喪事,不說不吉利的話,煎年糕不能煎到焦,「焦」的台語發音與「赤」同音,意思是「貧」,發粿(糕)蒸得越開越好,象徵新的一年裡會越「發」。

年糕的背景特色:
春節,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喫年糕。年糕又稱"年年糕",與"年年高"諧音,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。

年糕作為一種食品,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。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。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中得到證明。其制作方法是,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,加水、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,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,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。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。

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,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,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谷物,古來首推黏黍(俗稱小黃米)。這種黍脫殼磨粉,加水蒸熟後,又黃、又粘、而且還甜,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。

明崇禎年間刊刻的《帝京景物略》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"正月元旦,啖黍糕,曰年年糕"。不難看出,"年年糕"是北方的"粘粘糕"諧音而來。

年糕的種類很多,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、塞北農家的黃米糕、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、臺灣的紅龜糕等。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。

北方年糕有蒸、炸兩種,均為甜味;南方年糕除蒸、炸外,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,味道甜咸皆有。

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、歲朝供祖先所用,後來纔成為春節食品。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,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子煮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